校準和測量能力(CMC)是校準實驗室在常規條件下能夠提供給客戶的校準和測量的能力,其應是在常規條件下的校準中可獲得的1小的測量不確定度。國際上,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(ILAC)互認協議的認可機構認可的校準實驗室的認可范圍中原來使用的是1佳測量能力(BMC),而簽署CIPM互認協議的各國家計量院在國際計量局(BIPM)的關鍵比對數據庫(KCDB)中使用的是校準測量能力。鑒于CMC和BMC沒有本質區別,2007年BIPM和ILAC統一使用CMC。CNAS于2011年在其文件中關于校準實驗室測量不確定度的要求等同采用了ILAC-P14:2010《校準領域測量不確定度的政策》內容。
校準的主要目的
??(1)確定示值誤差,儀器檢測校準公司,有時也可確定其是否處于預期的允差范圍之內;
??(2)得了標稱值偏差的報告值,校準檢測中心,并調整測量儀器或對其示值加以修正;
??(3)給標尺記賦值或確定其他特性值,或給參考物質的特性賦值;
??(4)實現溯源性。
??校準的依據是準規范或校準方法,江西校準檢測,對其通常應作統一規定,特殊情況下也可自1選制定。
??校準的結果可記錄在校準證書或校準報告中,也可用校準因數或校準曲線等形式表示。
您好,歡迎蒞臨合肥科準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